相信對于留學日本的同學來說,打工并不陌生。在日本,持有留學簽證的人可以申請一周不超過28小時的打工。
我的打工經歷,是從今年2月份開始的。通過朋友介紹,我通過了東京某便利店的面試。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打工。一開始是抱著練習日語加上稍微補助生活費的目的去的。從2月到10月,這八個月的打工體驗,感觸良多
便利店功能太強大,真的很便利
在日本,便利店的功能太強大了。購物、訂票、交水電費、寄快遞等等,便利店幾乎囊括了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情。日本的便利店,確實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“便利”。雖然國內的手機支付功能貌似更方便更強大,但是日本人早已習慣使用便利店?赡芤驗楸憷甑母采w范圍太廣,隨便出個門總能碰到便利店。就拿我所居住的房子來說,方圓500米之內就有四五個便利店。因此,作為店員,要掌握的業務就很多了。收銀、補貨等等只是基礎,不過好在很多業務都是通過電腦操作,有固定的流程。所以即使是外國人,也很快能上手;旧先照Z有2級水平以上,不會有很大的問題。
便利店是社會的縮影,顧客形形色色
正因為便利店的功能如此之強大,你永遠無法預測什么顧客會來光顧便利店。我打工的店不算忙,一般來的都是住在附近的?。打工時間長了,基本上哪位客人每次會來買哪一種煙都能記下來。有的人很有禮貌,有的人沉默寡言,有的人總是笑臉盈盈,甚至還喜歡和我們這些外國人店員聊上幾句,而也有鬼鬼祟祟潛入店內偷偷拿走一杯咖啡或是一排電池的人。這是社會的眾生百相,每個人背后都承載著一個人生故事,在這個小小的便利店里,顯露出他人生中短暫的幾分幾秒。不過不要天真地以為你是外國人,客人就會對你另眼相看。在日本的便利店,外國人店員早已不稀奇。語言不好不是借口,相反會讓人產生為什么你明明聽不懂還要來工作的想法。
和顧客尬聊不易,記商品名也很難
雖然來便利店買東西的顧客基本沒有找店員聊天的習慣,不過有時會碰上一些年紀很大的爺爺奶奶,一邊找你詢問一邊拉拉家常。這時候就得使出渾身尬聽加尬聊的力氣了。而除了這些,要記住商品的名字也非常不易。就拿煙來說,我們店有一百多種煙,通過不斷擺貨熟悉位置,以及分系列記憶,基本能記下個大概。最后要做到顧客說出煙名(而不是號碼,每種煙都有一個號碼。聽不懂的時候只能請客人說號碼),就能馬上找出那款煙,少說也需要一個月時間。而其他的零食、關東煮等商品名字也是五花八門,需要硬生生地在實際生活中背單詞。
我離開便利店已經快兩個月了。在便利店打工的這段日子,雖然也有勞累的時候,卻是我人生中非常寶貴的經歷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